close

@ 孩子上小學前必須學會的90件事

和不必教給孩子的90件事

https://read01.com/n22ajM.html#.W426t-wxUT4.lineme

九十件必須教給孩子的事

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。根據孩子的特點,和他一起學習,用舉例說明、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,引起孩子的興趣。

運動能力

⑴ 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。

⑵ 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。

⑶ 單腳站立一段時間。

⑷ 攀爬鐵桿。

⑸ 配合音樂做體操。

⑹ 做簡單的跳箱運動 。

⑺ 會玩躲避球和閃躲車輛。

⑻ 跑著跳到家長背上。

⑼ 走低矮的平衡木。

⑽ 一個人跳繩或連續踢球。

生活習慣

⑴ 靈巧地用筷子吃飯,不會灑得到處都是。

⑵ 定時吃飯,不偏食。

⑶ 少吃零食,不吃宵夜。

⑷ 自己睡覺,上床後立刻入睡,睡眠時間為十二小時左右。

⑸ 天熱時戴帽子,下雨或陰天會撐雨傘或穿雨衣、雨鞋。

⑹ 大小便能控制自如,不硬憋。大便時間固定。

⑺ 保持馬桶清潔,進入廁所之前會敲門,使用時會關門。

⑻ 養成常洗手、以衛生紙揩鼻涕的習慣。會自己洗澡,經常梳頭,保持清潔,不弄髒身體,不在雨中玩水。

⑼ 玩水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游完泳後記得洗眼睛。

⑽ 不在馬路上嬉戲,不會任意穿越馬路,過平交道時會小心注意。

自立和合群

⑴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形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事自己做。

⑵ 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如有大人要幫忙,會吿訴對方自己可以做。

⑶ 能夠說出自己的姓名、年齡、住址、家裡的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,同時看得懂自己的名字。

⑷ 有基本的是非觀。

⑸ 熱心參與想玩的遊戲或想做的工作,有始有終。

⑹ 不受他人引誘而玩危險的遊戲。

⑺ 對自己有自信。

⑻ 逐漸能了解家人的想法。

⑼ 明白父親節、母親節和自己生日的意義,懂得感謝父母。

⑽ 大人說話時不任意插嘴。

動物和大自然

⑴ 持續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。

⑵ 飼養昆蟲。

⑶ 製造機會,讓孩子參觀農作物的採收或加工過程。

⑷ 利用花草的遊戲,了解植物的特徵。

⑸ 了解四季的特徵。

⑹ 教孩子做各種實驗,享受實驗的樂趣。例如水會因溫度變化產生熱水和冰塊; 在冰塊上放一條線,沿著線灑鹽,冰塊會和線連在一起;在水中加鹽,雞蛋會浮起來。

⑺ 解釋山谷中產生回音的原因,或閃電比雷聲快等常識,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聲音和光線的興趣。也可以借著玩傳聲筒遊戲,讓孩子知道聲音如何傳送。

⑻ 誘導孩子對開瓶器、鐵錘、指甲刀、鉗子、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。

⑼ 培養孩子對顯微鏡、磁鐵的興趣。

⑽ 吿訴孩子電器的種類及用途。

數字和形狀

⑴ 將象棋或跳棋排好,教孩子一個一個數。

⑵ 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。

⑶ 將撲克牌依不同花色分成四堆,每堆十三張,讓孩子從一數到十。

⑷ 用彈珠教孩子簡單的算術。

⑸ 將圍棋以「白黑黑白黑黑白黑黑」的次序排列後,教孩子照這個規則繼續放。

⑹ 學習看懂時鐘、身高計、磅秤及體溫計。

⑺ 將正方形、長方形及圓形厚紙板剪成三塊,讓孩子重組。

⑻ 了解比較複雜的圖形之間的異同。

⑼ 讓孩子指出幾樓第幾扇窗子,藉此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坐標概念。

⑽ 學習辨識前後、上下、左右等位置,並在生活中活用。例如父母可依照上述各位置發出指令,讓孩子跟著移動身體。

語言和文章

⑴ 訓練孩子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達事情。

⑵ 看圖說故事。父母可以起個頭,讓孩子繼續往下接。

⑶ 將在外面或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吿訴父母。

⑷ 學習融入大家的話題,避免說出不相干的話。

⑸ 和老師或朋友交談時懂得如何應對。在幼兒園聽見廣播時,會採取適當的行動。

⑹ 學習使用擬聲及擬態字,如風呼呼地吹。

⑺ 數東西時,會用適當的量詞,如一頭牛,兩匹馬。

⑻ 了解電視或廣播中兒童節目裡的對話。

⑼ 能夠讀出自己、家人、朋友,以及經常上下車的站牌名稱。

⑽ 能夠慢慢地寫出自己的名字,對寫字及線條畫感興趣。

概念訓練

⑴ 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應有的禮貌。如收下別人的東西時會說謝謝。

⑵ 比較兩樣東西的異同。例如貓和狗哪裡一樣?哪裡不一樣?

⑶ 背誦簡單的句子,如小鳥飛得高,馬兒會吃草。

⑷ 能夠說出遠、輕、大、長、胖、亮、辣等字的反義詞。

⑸ 利用紙杯、報紙、蛋殼、鐵絲等工具做創意勞作。

⑹ 將多樣物品按種類分類,如花草、蔬菜、水果。

⑺ 利用標有注音符號的紙牌遊戲,訓練孩子認識注音符號。

⑻ 和孩子玩接龍,舉例同類物品。如哪些東西可以吃?

⑼ 利用「像……一樣會……」的句型造句。如我像哥哥一樣會唱歌。

⑽ 嘗試找出圖畫中不合常理的事物或現象,並說明理由。

手指的靈活度

⑴ 用給筆畫出梯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和圓形。

⑵ 邊唱歌邊畫圖。

⑶ 用剪刀剪出直線或曲線。學習使用膠帶、打洞器、訂書機、回形針和尺。

⑷ 學習用尺裁紙。

⑸ 學習折小船、飛機等簡單的東西。

⑹ 學習組合比較複雜的玩具,如火車鐵軌。

⑺ 用雙手當笛子、水槍。

⑻ 用線在打洞的厚紙板上刺繡。學習繫鞋帶。

⑼ 學習打單結、蝴蝶結,擰乾毛巾。

⑽ 以拇指和食指彈彈珠。以食指移動象棋,不發出聲音。

繪畫和音樂

⑴ 獨唱、合唱或演奏會。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,且耐心的聽完整首曲子。

⑵ 學習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。

⑶ 能夠在大家面前獨唱,合唱時不搶拍。唱歌時會注意發聲的方式、聲音的高低和歌曲的旋律。

⑷ 多欣賞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。

⑸ 透過山、河、海、湖泊、自然公園等風景,享受四季變化之美。

⑹ 利用蠟筆畫出周遭人物的長相及特色,並讓被畫的人欣賞。

⑺ 利用蠟筆畫出遊泳、滑雪等生活經驗。

⑻ 利用紙箱等廢棄物製作立體物品。

⑼ 在公園遊戲區的沙堆堆山、挖路、做鐵道,享受玩沙的樂趣。

⑽ 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感覺,或表演簡單的戲劇。

 

原文網址:https://read01.com/n22ajM.html

九十件必須教給孩子的事

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。根據孩子的特點,和他一起學習,用舉例說明、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,引起孩子的興趣。

運動能力

⑴ 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。

⑵ 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。

⑶ 單腳站立一段時間。

⑷ 攀爬鐵桿。

⑸ 配合音樂做體操。

⑹ 做簡單的跳箱運動 。

⑺ 會玩躲避球和閃躲車輛。

⑻ 跑著跳到家長背上。

⑼ 走低矮的平衡木。

⑽ 一個人跳繩或連續踢球。

生活習慣

⑴ 靈巧地用筷子吃飯,不會灑得到處都是。

⑵ 定時吃飯,不偏食。

⑶ 少吃零食,不吃宵夜。

⑷ 自己睡覺,上床後立刻入睡,睡眠時間為十二小時左右。

⑸ 天熱時戴帽子,下雨或陰天會撐雨傘或穿雨衣、雨鞋。

⑹ 大小便能控制自如,不硬憋。大便時間固定。

⑺ 保持馬桶清潔,進入廁所之前會敲門,使用時會關門。

⑻ 養成常洗手、以衛生紙揩鼻涕的習慣。會自己洗澡,經常梳頭,保持清潔,不弄髒身體,不在雨中玩水。

⑼ 玩水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游完泳後記得洗眼睛。

⑽ 不在馬路上嬉戲,不會任意穿越馬路,過平交道時會小心注意。

自立和合群

⑴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形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事自己做。

⑵ 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如有大人要幫忙,會吿訴對方自己可以做。

⑶ 能夠說出自己的姓名、年齡、住址、家裡的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,同時看得懂自己的名字。

⑷ 有基本的是非觀。

⑸ 熱心參與想玩的遊戲或想做的工作,有始有終。

⑹ 不受他人引誘而玩危險的遊戲。

⑺ 對自己有自信。

⑻ 逐漸能了解家人的想法。

⑼ 明白父親節、母親節和自己生日的意義,懂得感謝父母。

⑽ 大人說話時不任意插嘴。

動物和大自然

⑴ 持續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。

⑵ 飼養昆蟲。

⑶ 製造機會,讓孩子參觀農作物的採收或加工過程。

⑷ 利用花草的遊戲,了解植物的特徵。

⑸ 了解四季的特徵。

⑹ 教孩子做各種實驗,享受實驗的樂趣。例如水會因溫度變化產生熱水和冰塊; 在冰塊上放一條線,沿著線灑鹽,冰塊會和線連在一起;在水中加鹽,雞蛋會浮起來。

⑺ 解釋山谷中產生回音的原因,或閃電比雷聲快等常識,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聲音和光線的興趣。也可以借著玩傳聲筒遊戲,讓孩子知道聲音如何傳送。

⑻ 誘導孩子對開瓶器、鐵錘、指甲刀、鉗子、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。

⑼ 培養孩子對顯微鏡、磁鐵的興趣。

⑽ 吿訴孩子電器的種類及用途。

數字和形狀

⑴ 將象棋或跳棋排好,教孩子一個一個數。

⑵ 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。

⑶ 將撲克牌依不同花色分成四堆,每堆十三張,讓孩子從一數到十。

⑷ 用彈珠教孩子簡單的算術。

⑸ 將圍棋以「白黑黑白黑黑白黑黑」的次序排列後,教孩子照這個規則繼續放。

⑹ 學習看懂時鐘、身高計、磅秤及體溫計。

⑺ 將正方形、長方形及圓形厚紙板剪成三塊,讓孩子重組。

⑻ 了解比較複雜的圖形之間的異同。

⑼ 讓孩子指出幾樓第幾扇窗子,藉此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坐標概念。

⑽ 學習辨識前後、上下、左右等位置,並在生活中活用。例如父母可依照上述各位置發出指令,讓孩子跟著移動身體。

語言和文章

⑴ 訓練孩子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達事情。

⑵ 看圖說故事。父母可以起個頭,讓孩子繼續往下接。

⑶ 將在外面或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吿訴父母。

⑷ 學習融入大家的話題,避免說出不相干的話。

⑸ 和老師或朋友交談時懂得如何應對。在幼兒園聽見廣播時,會採取適當的行動。

⑹ 學習使用擬聲及擬態字,如風呼呼地吹。

⑺ 數東西時,會用適當的量詞,如一頭牛,兩匹馬。

⑻ 了解電視或廣播中兒童節目裡的對話。

⑼ 能夠讀出自己、家人、朋友,以及經常上下車的站牌名稱。

⑽ 能夠慢慢地寫出自己的名字,對寫字及線條畫感興趣。

概念訓練

⑴ 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應有的禮貌。如收下別人的東西時會說謝謝。

⑵ 比較兩樣東西的異同。例如貓和狗哪裡一樣?哪裡不一樣?

⑶ 背誦簡單的句子,如小鳥飛得高,馬兒會吃草。

⑷ 能夠說出遠、輕、大、長、胖、亮、辣等字的反義詞。

⑸ 利用紙杯、報紙、蛋殼、鐵絲等工具做創意勞作。

⑹ 將多樣物品按種類分類,如花草、蔬菜、水果。

⑺ 利用標有注音符號的紙牌遊戲,訓練孩子認識注音符號。

⑻ 和孩子玩接龍,舉例同類物品。如哪些東西可以吃?

⑼ 利用「像……一樣會……」的句型造句。如我像哥哥一樣會唱歌。

⑽ 嘗試找出圖畫中不合常理的事物或現象,並說明理由。

手指的靈活度

⑴ 用給筆畫出梯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和圓形。

⑵ 邊唱歌邊畫圖。

⑶ 用剪刀剪出直線或曲線。學習使用膠帶、打洞器、訂書機、回形針和尺。

⑷ 學習用尺裁紙。

⑸ 學習折小船、飛機等簡單的東西。

⑹ 學習組合比較複雜的玩具,如火車鐵軌。

⑺ 用雙手當笛子、水槍。

⑻ 用線在打洞的厚紙板上刺繡。學習繫鞋帶。

⑼ 學習打單結、蝴蝶結,擰乾毛巾。

⑽ 以拇指和食指彈彈珠。以食指移動象棋,不發出聲音。

繪畫和音樂

⑴ 獨唱、合唱或演奏會。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,且耐心的聽完整首曲子。

⑵ 學習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。

⑶ 能夠在大家面前獨唱,合唱時不搶拍。唱歌時會注意發聲的方式、聲音的高低和歌曲的旋律。

⑷ 多欣賞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。

⑸ 透過山、河、海、湖泊、自然公園等風景,享受四季變化之美。

⑹ 利用蠟筆畫出周遭人物的長相及特色,並讓被畫的人欣賞。

⑺ 利用蠟筆畫出遊泳、滑雪等生活經驗。

⑻ 利用紙箱等廢棄物製作立體物品。

⑼ 在公園遊戲區的沙堆堆山、挖路、做鐵道,享受玩沙的樂趣。

⑽ 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感覺,或表演簡單的戲劇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read01.com/n22ajM.html
九十件必須教給孩子的事

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。根據孩子的特點,和他一起學習,用舉例說明、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,引起孩子的興趣。

運動能力

⑴ 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。

⑵ 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。

⑶ 單腳站立一段時間。

⑷ 攀爬鐵桿。

⑸ 配合音樂做體操。

⑹ 做簡單的跳箱運動 。

⑺ 會玩躲避球和閃躲車輛。

⑻ 跑著跳到家長背上。

⑼ 走低矮的平衡木。

⑽ 一個人跳繩或連續踢球。

生活習慣

⑴ 靈巧地用筷子吃飯,不會灑得到處都是。

⑵ 定時吃飯,不偏食。

⑶ 少吃零食,不吃宵夜。

⑷ 自己睡覺,上床後立刻入睡,睡眠時間為十二小時左右。

⑸ 天熱時戴帽子,下雨或陰天會撐雨傘或穿雨衣、雨鞋。

⑹ 大小便能控制自如,不硬憋。大便時間固定。

⑺ 保持馬桶清潔,進入廁所之前會敲門,使用時會關門。

⑻ 養成常洗手、以衛生紙揩鼻涕的習慣。會自己洗澡,經常梳頭,保持清潔,不弄髒身體,不在雨中玩水。

⑼ 玩水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游完泳後記得洗眼睛。

⑽ 不在馬路上嬉戲,不會任意穿越馬路,過平交道時會小心注意。

自立和合群

⑴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形有自己的想法,自己的事自己做。

⑵ 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如有大人要幫忙,會吿訴對方自己可以做。

⑶ 能夠說出自己的姓名、年齡、住址、家裡的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,同時看得懂自己的名字。

⑷ 有基本的是非觀。

⑸ 熱心參與想玩的遊戲或想做的工作,有始有終。

⑹ 不受他人引誘而玩危險的遊戲。

⑺ 對自己有自信。

⑻ 逐漸能了解家人的想法。

⑼ 明白父親節、母親節和自己生日的意義,懂得感謝父母。

⑽ 大人說話時不任意插嘴。

動物和大自然

⑴ 持續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。

⑵ 飼養昆蟲。

⑶ 製造機會,讓孩子參觀農作物的採收或加工過程。

⑷ 利用花草的遊戲,了解植物的特徵。

⑸ 了解四季的特徵。

⑹ 教孩子做各種實驗,享受實驗的樂趣。例如水會因溫度變化產生熱水和冰塊; 在冰塊上放一條線,沿著線灑鹽,冰塊會和線連在一起;在水中加鹽,雞蛋會浮起來。

⑺ 解釋山谷中產生回音的原因,或閃電比雷聲快等常識,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聲音和光線的興趣。也可以借著玩傳聲筒遊戲,讓孩子知道聲音如何傳送。

⑻ 誘導孩子對開瓶器、鐵錘、指甲刀、鉗子、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。

⑼ 培養孩子對顯微鏡、磁鐵的興趣。

⑽ 吿訴孩子電器的種類及用途。

數字和形狀

⑴ 將象棋或跳棋排好,教孩子一個一個數。

⑵ 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。

⑶ 將撲克牌依不同花色分成四堆,每堆十三張,讓孩子從一數到十。

⑷ 用彈珠教孩子簡單的算術。

⑸ 將圍棋以「白黑黑白黑黑白黑黑」的次序排列後,教孩子照這個規則繼續放。

⑹ 學習看懂時鐘、身高計、磅秤及體溫計。

⑺ 將正方形、長方形及圓形厚紙板剪成三塊,讓孩子重組。

⑻ 了解比較複雜的圖形之間的異同。

⑼ 讓孩子指出幾樓第幾扇窗子,藉此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坐標概念。

⑽ 學習辨識前後、上下、左右等位置,並在生活中活用。例如父母可依照上述各位置發出指令,讓孩子跟著移動身體。

語言和文章

⑴ 訓練孩子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達事情。

⑵ 看圖說故事。父母可以起個頭,讓孩子繼續往下接。

⑶ 將在外面或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吿訴父母。

⑷ 學習融入大家的話題,避免說出不相干的話。

⑸ 和老師或朋友交談時懂得如何應對。在幼兒園聽見廣播時,會採取適當的行動。

⑹ 學習使用擬聲及擬態字,如風呼呼地吹。

⑺ 數東西時,會用適當的量詞,如一頭牛,兩匹馬。

⑻ 了解電視或廣播中兒童節目裡的對話。

⑼ 能夠讀出自己、家人、朋友,以及經常上下車的站牌名稱。

⑽ 能夠慢慢地寫出自己的名字,對寫字及線條畫感興趣。

概念訓練

⑴ 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應有的禮貌。如收下別人的東西時會說謝謝。

⑵ 比較兩樣東西的異同。例如貓和狗哪裡一樣?哪裡不一樣?

⑶ 背誦簡單的句子,如小鳥飛得高,馬兒會吃草。

⑷ 能夠說出遠、輕、大、長、胖、亮、辣等字的反義詞。

⑸ 利用紙杯、報紙、蛋殼、鐵絲等工具做創意勞作。

⑹ 將多樣物品按種類分類,如花草、蔬菜、水果。

⑺ 利用標有注音符號的紙牌遊戲,訓練孩子認識注音符號。

⑻ 和孩子玩接龍,舉例同類物品。如哪些東西可以吃?

⑼ 利用「像……一樣會……」的句型造句。如我像哥哥一樣會唱歌。

⑽ 嘗試找出圖畫中不合常理的事物或現象,並說明理由。

手指的靈活度

⑴ 用給筆畫出梯形、菱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和圓形。

⑵ 邊唱歌邊畫圖。

⑶ 用剪刀剪出直線或曲線。學習使用膠帶、打洞器、訂書機、回形針和尺。

⑷ 學習用尺裁紙。

⑸ 學習折小船、飛機等簡單的東西。

⑹ 學習組合比較複雜的玩具,如火車鐵軌。

⑺ 用雙手當笛子、水槍。

⑻ 用線在打洞的厚紙板上刺繡。學習繫鞋帶。

⑼ 學習打單結、蝴蝶結,擰乾毛巾。

⑽ 以拇指和食指彈彈珠。以食指移動象棋,不發出聲音。

繪畫和音樂

⑴ 獨唱、合唱或演奏會。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,且耐心的聽完整首曲子。

⑵ 學習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。

⑶ 能夠在大家面前獨唱,合唱時不搶拍。唱歌時會注意發聲的方式、聲音的高低和歌曲的旋律。

⑷ 多欣賞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。

⑸ 透過山、河、海、湖泊、自然公園等風景,享受四季變化之美。

⑹ 利用蠟筆畫出周遭人物的長相及特色,並讓被畫的人欣賞。

⑺ 利用蠟筆畫出遊泳、滑雪等生活經驗。

⑻ 利用紙箱等廢棄物製作立體物品。

⑼ 在公園遊戲區的沙堆堆山、挖路、做鐵道,享受玩沙的樂趣。

⑽ 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感覺,或表演簡單的戲劇。



原文網址:https://read01.com/n22ajM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紅蘿蔔#c980810 的頭像
    紅蘿蔔#c980810

    ^_^紅蘿蔔與小蘿蔔們的窩(113年)^_^

    紅蘿蔔#c98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